華夏時報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今天(3月4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婁勤儉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3月5日上午開幕
婁勤儉介紹,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3月5日上午開幕,3月11日下午閉幕,會期7天,共安排3次全體會議。大會議程共有七項。

2893名代表向大會報到 各項準備工作就緒
婁勤儉介紹,十四屆全國人大實有代表2929名,目前已有2893名代表向大會報到。大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將舉行三場記者會
婁勤儉介紹,會議期間,將舉行三場記者會,請國務院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誌分別就外交、經濟、民生等主題回答記者的提問。每次全體會議前,將安排“代表通道”介紹履職情況,反映代表心聲。全體會議後將安排“部長通道”,解讀政策措施,回應社會關切。
2024年立法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婁勤儉表示,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著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與時俱進、發展完善。一年來,審議法律案39件,通過了其中的24件,包括製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4件,作出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4件。
通過DeepSeek興起可看到中國的創新性和包容性
婁勤儉表示,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進展,代表著一批中國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崛起。DeepSeek公司堅持開放開源的技術路線,開源共享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的普遍應用,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通過DeepSeek這類公司的興起,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在科技發展上的創新性和包容性。
避免科技創新成為富國富人遊戲
婁勤儉表示,中國依法保護數據隱私和安全,同時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反對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推動彌合科技鴻溝,避免科技創新成為富國和富人的遊戲。中方願同世界各國一道,繼續為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增進各國人民福祉而努力。
推動民營經濟促進法盡快出台
婁勤儉表示,去年12月,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上個月又進行了再次審議。草案第一次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兩個健康”寫入法律,把黨中央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舉措上升為法律規範,對於保證各種所有製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等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下一步將根據常委會繼續審議情況和各方麵的意見建議,認真做好草案修改完善工作,推動法律盡快出台。
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
婁勤儉表示,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建交46年來,中美貿易額增長了200多倍,雙向投資存量約2500億美元,不僅為各自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有力促進了全球經濟發展。美方單邊加征關稅的做法,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幹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通過平等磋商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曆史昭示我們,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一個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美關係符合兩國利益和國際社會的期待。作為兩個國情不同的大國,中美之間難免會有一些分歧,關鍵是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願意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對等互惠的基礎上,同美方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各自關切,但絕不接受施壓和威脅,將堅決維護好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希望美方同中方一道,共同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回到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的軌道上來。
對中國經濟的前景充滿信心
婁勤儉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仍麵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成長、在曆經考驗中壯大。
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依法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監督
婁勤儉說,截至去年底,2024年2萬億元置換債券額度已全部發行完畢,大部分地區已完成置換。2025年2萬億元置換債券發行相關工作已經啟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的監督,特別是加強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實施情況的跟蹤監督,推動進一步加強政府債務管理。
2025年2萬億元置換債券發行相關工作已經啟動
婁勤儉說,截至去年底,2024年2萬億元置換債券額度已全部發行完畢,大部分地區已完成置換。2025年2萬億元置換債券發行相關工作已經啟動。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的監督,特別是加強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實施情況的跟蹤監督,推動進一步加強政府債務管理。
下一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依照有關法律規定,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的監督,特別是加強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實施情況的跟蹤監督,推動進一步加強政府債務管理,積極穩妥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加快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製,助力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國防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婁勤儉表示,國防預算是中國國家總體預算的一部分。中國國防費從2016年起連續9年保持個位數增長,國防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多年維持在1.5%以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來源:央視新聞、財聯社